公海(5500iii·VIP认证)贵宾会-Unique Platform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栏目 > 本科生教育 > 正文

本科生教育

风景园林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——基于“儿童友好城市”教育实践

来源:本站原创 日期:2020-07-21点击:


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,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急需多角度挖掘专业深度和拓展专业广度。从风景园林学出发,综合城市规划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,围绕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正是风景园林发展的一个特色方向。于是,2017年风景园林系李圆圆老师建立“儿童友好城市研究小组”,为风景园林和园林专业的学生提供研究及实践教育教学平台。


 

三年来研究小组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建设,为学生搭建了儿童友好型社区、儿童自然教育和儿童游戏空间设计“三位一体”的儿童友好城市研究与实践平台。

研究小组结合风景园林学、植物学、种质资源学、昆虫学、生态学等自然科学,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自然教育课程研发和实施。并与自贡市园林管理职能部门和教委、西南大学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、成都松鼠自然学校、缙云山风景区管 理处等建立了可持续的合作关系。指导学生成功申报重庆市大学生创业项目“城市公园自然教育课程体系研究”、 西南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“基于自然教育功能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”。

 

 研究小组结合“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实践”课程,扎根北碚区各社区开展大量调研,并帮助社区积极开展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项“儿童友好教育”活动,进而逐步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。通过与社区居民深度融合交流,研究小组对社区现存问题与居民需求有了更加客观、全面和深入了解,为优化、推进研究工作提供了难得的一手资料和数据。与此同时,以Long Stay的研究方式和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合作形式,让参与其中的学生们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既激发了自身潜能,又增强了他们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研究小组开展的社区活动倍受居民喜爱,结合当前北碚区打造文旅都市的大背景,研究小组重点配合朝阳街道文旅街区建设目标,致力于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名片。

 

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,李圆圆老师带领的研究小组学生团队建设呈现出鲜明的层级梯度、丰富的学科背景、良性的运营态势等特点。这既有利于研究小组高效可持续服务当地社区建设,也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辟了全新的系统的实践育人模式。学生们通过“三位一体”的儿童友好城市研究与实践平台,促进了专业知识的掌握,提升了专业技能,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;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,有助于学生搭建更加完整的知识框架,建立相关知识的链接;依托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、设计竞赛的参与、 研究论文的撰写,进一步梳理相关知识,将实践转化为丰富的研究成果,也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;通过社会实践,积累了宝贵经验,接触到社会相关专业组织、企业和协会,为未来就业奠定了基础和拓宽了范围。


 

XML 地图